我是1967年成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一名职工的。那时新疆分院仍处于建设发展时期,虽然“文化大革命”还在进行中,但新疆分院仍然在中国科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接收了1966、1967届26名大学生。一辆大卡车把我们从火车站接到了分院,从此开始了我们在新疆40年的科学奋斗。来到分院后,我就被分配到了新疆分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97年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任命,我又在新疆分院任职。我在新疆分院的40年,也是分院从开创建设阶段到成长、发展、提高的40年。
对新疆的认识是从她的地处边远开始的,但经过了长时间在新疆的生活和工作,我开始认识到新疆是富饶的新疆、美丽的新疆、发展潜力巨大的新疆,在未来中国的格局、世界的格局中重要的新疆。中国科学院在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科技人员在新疆的科学事业发展中做出自己贡献,是幸运也是值得自豪的。在分院工作期间。因为工作的关系看到了一些宝贵的历史资料原件,更加使我感到我们在新疆工作的意义。
新疆的科技事业是从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的建立开始的。随着新疆综合考察的大规模开展,新疆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逐步被科学、系统的揭示。考察队的工作为新疆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为新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工作的基础上,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1957年7月3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成立。初创时期,中国科学院就将新疆分院定位为:主要为新疆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服务。中国科学院提出要制定新疆地区的科学工作长远规划,以及调集部分科技人员去新疆工作。并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分院先后建立了分院物理所、化学所、水土生物土壤资源综合所、地质地理所、民族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科学仪器厂。
文革期间新疆分院下放地方管理。1997年10有3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致函中国科学院,要求恢复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提出:“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改变边疆科学文化落后的面貌,早日赶超国内先进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大力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积极培养科技队伍,尽快把科技工作搞上去,恢复新疆分院是一项重要措施”。“迫切要求恢复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1977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就恢复新疆分院请示国务院,指出:“恢复新疆分院,对于发展地区科技事业有重要意义”。当时,邓小平同志主持国务院工作,大力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国民经济的正常次序,报告送上后三天,即1977年11月27日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科学院的报告批示:“拟同意”。就这样在小平同志的亲自关怀下,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恢复。1978年3月1日,新疆分院召开了庆祝恢复大会。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于1978年9月29日,恢复了新疆物理研究所、新疆化学研究所、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地质地理研究所和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科学仪器厂、图书馆七个科研业务单位。原民族历史研究所进入新疆社会科学院。由新疆地质地理所的地质部分为主体组建了新疆地震局,原地质地理所和后改名为新疆地理所;由于射电天文方向成为业务主体,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后改名为乌鲁木齐天文站。中国科学院从1996年开始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经过学科凝练和研究所定位,1988年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地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了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02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所和新疆化学所整喝,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乌鲁木齐天文站于2002年根据国家学科部署进入了国家天文台序列。经过50年的努力工作,新疆分院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西部边疆重要的研究工作基地。多数学科在国内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不仅在学科发展上有自己的特殊贡献,而且在边疆建设、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上也作出了大量有效工作,得到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高度评价。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在新疆分院担任过领导职务,其中有包尔汉先生、涂治学部委员、彭加木研究员等。他们的工作为分院的历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看到这些宝贵珍藏的资料,更加激发了我们为新疆科学事业奉献的动力和智慧。在分院成立50周年之际,回忆经历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我更加感到:个人的努力和发展要建立在坚实的土壤上;科学事业的发展必须深深地把根扎入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为本,人才建设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丰富多彩的区域特色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生气勃勃的新疆分院文化。
个人的努力和发展要建筑在坚实的土壤上
来到新疆分院后,根据科学院的安排,1966、1967届进入分院的大学生,还要经历部队农场一年多的锻炼。回到分院和研究所后,经过了革命委员会建立的一个过度时期,我们就投入了科研工作。那时的新疆物理所是文革中没有间断科研工作的极少数单位之一。以庄顺昌为首的“651”科研小组,一直没有停顿在为中国刚刚诞生的航天事业研制特种传感器。庄顺昌为首的“651”科研小组也为新疆物理所最有特色的材料专业的原创基础。那时新疆物理所的仪器设备还是不少的,但是经过多年“文革”,很多仪器失修不能使用。我的专业是电子学,沈兰蓀是物理所电子学专业的带头人,我和他在一起对研究所几乎所有的电子仪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维修,这个经历对以后的实验和动手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接着我又承担了“彩色电视转播机”的研制任务,还有以后的科研项目“炮兵阵地通话器”、“数控凸轮轴磨床”等等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项目。当电子计算机成为新兴技术开始进入经济领域,沈兰蓀等研究人员研制成功新疆第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并在冷库控制中应用成功。我和汪浩则承担了上海焦化厂“焦炉加热微机最优控制系统”的项目。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新疆物理所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最活跃的专业。后来我又承担了“新疆军区后勤指挥管理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等项目。当控制和管理的结合成为新的生长点时,我和李晓一起又又承担“新疆水泥厂管理、控制、生产调度一体化系统”、“塔里木石油指挥部综合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以及应用系统开发等。现在这个专业还在继续发展、正在向智能控制、电子政务、多文种信息平台的方向拓展。物理所另一个专业方向--- 辐射物理,是在严荣良、任迪远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通过对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在辐射场下的效应、损伤的研究,走向抗辐射加固和高剂量探测,从机理研究到工程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在这一领域重要的研究基地,同时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得到相关部门和学术截的高度评价。这一段历史说明了我们在新疆的科技人员,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上,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分院系统的其他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和物理所一样,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找到了一片坚实的土壤。科研人员的青春奋斗,成就了自己事业的基础和前进的方向。
我撰写了一篇“边疆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的文章,发表在《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年第一期上,文章写到“许多边疆地区的研究所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某些一级二级学科的交叉点上,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研究工作,边疆地区研究所根据地域特点,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稳定关系,许多地方上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是由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承担的,在地区保持着较大的影响。研究所内部的基础性研究、应用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之间,也建立了叫好的互为支撑关系”。“边疆地区研究所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是50、60年代进入研究所工作的一批科技人员,他们大都是自愿到边疆工作的全国各地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为研究所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献身边疆科技事业的精神,已成为边疆地区研究所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优良传统”。
科学事业的发展必须深深把根扎人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路甬祥2004年为新疆分院题词,题词内容是:“创新科技 建设新疆”。路甬祥院长在新疆还有一段精彩的理述:“整个科学院我们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这里你们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主要是面向新疆的战略需求,你面向了新疆的战略需求,客观上就是面向了国家的战略需求”。路院长的话实际是要求新疆分院的科学事业的发展必须深深地把根扎人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中国科学院的结构性调整也寄于极大的希望,在自治区党委召开了第七次书记办公会议《纪要》中指出:“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又立足新疆资源优势,及时调整科研机构和研究方向,进一步加大了在植物化学、新材料方面的应用研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必将为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自治区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的工作,相互配合、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武装新疆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这一《纪要》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新疆分院建设和发展的希望。新疆分院和研究所将根据自治区制定的这个长远发展战略,瞄准新疆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以及资源转化、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的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这也说明,我们只要把自己工作的基点牢牢扎根在新疆的大地上,就一定能得到体现新疆分院最大的价值。
人才为本,人才建设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地处新疆,人才问题是我们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新疆的边远环境、经济基础、科研设施的落后是高层次人才难以稳定的主要原因。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区域不平衡使人才的流动趋势更加强烈。培养人才、爱护人才、用好人才,加强对最优秀的人才的引进,成为分院和研究所的共识。从80年代初期,分院和研究所就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开始了留学人才的选派。90年代开始,一批学成归来的学子开始在学科上发挥了带头作用,我们自己培养的硕士生开始成为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博士点的建设也扎扎实实的开始进行。进入新世纪后,人才培养已经形成规模,已经建成的博士授予点、硕士授予点已经涵盖了分院地区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支撑力量和持续发展坚实的基础。我们对人才问题的认识也不断得到深化:新疆科技人才的基础在自身,必须把人才的培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而建立科技人才的基本队伍;通过实践锻炼,通过高层次项目的带动,通过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队伍的水平;引进最优秀的人才,引进创新的科学思路、方法、技术,把科研工作不断推进到新的高度。
新疆分院最有影响的人才工程是中组部、中国科学院的“西部之光”人才工程。1996年8月,中国科学院陈宜瑜副院长到新疆分院调研,新疆分院的科技人员向陈宜瑜副院长提出建议,在新疆设置一个面向边疆的特殊人才计划。这个建议得到院党组的支持,由路甬祥院长亲自命名为“西部之光”计划。从1996年底开始实施“西部之光”计划,注重了优秀人才的选拔,以及项目与新疆经济界社会发展的关联度。通过人才培养和项目支持,提高边疆地区研究所在区域发展中的人才实力和科技实力。除了主要面向新疆分院地区的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我们也引进了地方单位来申报,地区也给于经费的匹配。“西部之光”计划受到新疆分院和新疆各族科技人员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在科学院和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广泛关注。“西部之光”计划的实施,为分院地区的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科技骨干,已成为研究所主要学科带头人和领导骨干;新疆大学几名最拔尖的学科带头人,得到了“西部之光”支持下,也成为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
为进一步扩大“西部之光”的培养力度,分院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对扩大资助“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的运行情况,向自治区党委联合提出专题报告。“西部之光”计划在2004年启动了对东西部联合学者小组的支持,分院系统积极与东部研究机构优秀团组联系。获得2项支持,为提高整体队伍素质创造了条件。中国科学院、中组部、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启动了“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已有两批40位为地方科技骨干到中国科学院和其它高水平研究机构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工作和学习。
“西部之光”计划的执行,是中国科学院在边疆地区研究所人才培养工作最有影响的一项计划,为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我们在世纪交接之际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创造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丰富多彩的区域特色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生机勃勃的新疆分院文化
新疆具有独特的地理与生态环境,巍巍天山和茫茫草原形成了新疆壮美的景观、高山、草甸、绿洲、荒漠交替织造出了美丽的画卷。新疆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孕育大量的生物资源,特别是高山,荒漠上生长的动植物,更是表达了一种多彩的美丽和顽强的生命力。新疆富饶的大地和丰富的宝藏,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源源支持。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46个民族,在发展的历史上形成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少数民族文化豪放、顽强、优美、朴实而富有动感;汉民族文化博大、丰富、细腻、精致、能巧夺天工。这一切融会在一起,形成了新疆各民族人民特有的好客、包容和渴望相互学习。新疆分院在这样的环境中,各民族科技人员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科学,建设美好的新疆。
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给新疆分院代理来了巨大的发展。创新文化的建设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创新文化也融合了新疆的特点,融合了新疆多民族文化的交汇。研究所的园区体现了开阔、绿色和向上的风格;研究所的标识体现了美好的生态与不断的科学奋斗和蓬勃向上;研究所的管理和规章服务于人才的海纳百川的愿望;研究所的精神是拼搏、奋斗和求实、探索的结合。这种生机勃勃的新疆分院文化也进一步推动了新疆分院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及其所属的研究所在知识创新工程中,根据中国科学院党组的要求,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研究所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据,重视把研究所的学科发展与新疆的经济发展、造福各族人民密切结合在一起,、。根据新疆的地域特点以及研究所的工作基础,在学科发展上凝练了三个方面的发展定位:一是面向新疆的生态问题。新疆地处干旱区,绿洲就是生命之舟,正确处理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个关键问题。要用科学的方法规划、保持、建设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保持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和合理的发展结构,既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又会为区域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二是资源转化问题,新疆石油、矿产、非金属资源、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很长时间资源转化程度低,附加值效益低。研究资源转化方法和技术有重大的科学和经济价值,特别是利用高技术手段实现高效增值转换,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三是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区域各民族公民的科学素质提高。要通过加大院地合作的力度,把中国科学院系统和全国科技力量吸引到新疆,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服务;同时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用最通俗的方法宣传现代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通过全民族科技水平的提高,让科技成为新疆在跨世纪前进发展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