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知识创新试点工程以来,随着研究所实验室设备幅度增加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地的加大,科研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人员流动和内部的管理都产生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实验室是研究所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必备场所,实验室的安全对整个研究所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我们针对研究所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提出了以“以人为本、预防在先”为核心的安全思想,制定了改进和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若干对策。
一、实验室事故的类型及形式
1、事故的类型
从大安全系统的角度分析,实验室事故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6种类型:
(1)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酿发的人为责任事故;
(2)因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失修、老化损坏酿发的设备设施损毁或损坏事故;
(3)因自然现象酿发的自然灾害事故;
(4)因心理失常者的恶作剧而引发的侵害事故(如计算机被病毒感染、计算机遭黑客攻击等);
(5)因犯罪分子的行为而引发的设备被盗事故;
(6)因敌对分子的阴谋而引发的破坏事故和失密事故。
2、事故的表现形式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事故主要还是人为责任事故、设备设施事故和自然灾害事故。实验室里,这些事故表现为:火灾、爆炸、毒害、机电伤人及设备损坏等。
(1)火灾性事故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②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③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④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2) 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②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仍然运行,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 毒害性事故
毒害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②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在没有排除和维修的情况下,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③管理不严,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④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4) 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设备实验室,或需要带电作业的设备实
验室和一些有产生高温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②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③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5)设备损坏性事故
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需要用电加热的实验室。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由于线路故障或人为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
二、实验室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验室的安全状况需要改进,目前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硬件方面
(1)设施陈旧、线路老化、防火能力低、火灾隐患增多;
(2)乱设防盗门窗、造成安全通道不畅;
(3)安全预防资金投入不足、安全设施陈旧落后。
2、软件方面
(1)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不强
在研究所无论是领导还是基层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科学研究,轻安全预防的思想,存在着安全工作是有投人没产出的糊涂观念,安全工作只要现场工作人员注意了,就出不了大事的麻痹意识。
(2)安全管理体制不顺、安全责任不明
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①没有真正落实法定代表人是单位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难以建立起对整个安全工作实行全面管理的领导体制;②单位保卫部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实验室没有明确长久安全员,就很难实现对实验室安全进行合理的专业管理。
(3)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安全检查督促不力
目前,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也存在一个现有制度检查
督促不力、执行落实不严不细的问题。例如:随着科研对外开放,实验室对外开展业务逐步增多,短期和外来人员到实验室工作情况增多,但相应的管理措施却没有及时跟上;又如,随着创新体制的改革,实验室工作人员明显不够,请临时人员到实验室工作,安排在学研究生到实验室单独值班的情况已很普遍,但相应的安全措施也没有切实落实。这些都给实验室的安全留下了不少隐患。
三、研究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
针对研究所实验室的安全特征和管理现状,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要真正突出“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思想,着重在研究所营造安全文化科研的氛围,增强全所人员的安全观念,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夯实安全基础性工作,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1、营造安全科研文化氛围、增强科研安全观念
实践证明,营造安全科研文化氛围是提高全所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增强全所人员安全观念的有效途径。让“事事要求安全、人人需要安全”的安全理念、“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思想和“安全规程、必须遵守”的安全准则要深入人心,成为全所人员行为准则的一部分。营造研究所安全科研文化从实施上要以突出全所人员安全教育为重点,上至书记、所长,下至普通职工都应接受安全教育。不仅要有定期教育更要有经常教育,特别要加强对进所新员工、在学研究生的安全教育,实验室投入新设备运行前和新科研项目开始前的安全教育。
2、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职责任务
首先,要根据公安部颁发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和研究所安全实际状况,成立以法定代表人为首的、分管科研工作的领导和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以及职能处室负责人和各有关学科的主要带头人组成的研究所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所安全工作的重大决策。其次,要建立以法定代表人对全所安全全面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安全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安全责任负责这样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连锁互保的安全责任制。第三,有条件的尽可能地在研究所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全所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和检查督促工作。
3、夯实安全基础工作、加强安全规范化建设
实验室安全的关键在于做好各实验室的安全基础性工作。着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实验室安全运行组织管理规范化。主要是要制订以实验室安全运行为目标的实验室
安全管理全过程的各项详细的、可操作的管理规范,并要在管理中严格贯彻和执行。
(2)实验室安全条件规范化。
主要是保证实验室用房及水、电、气等管线设施规范、完善,实验室设备及各种配件完好,实验室现场布置合理、通道畅通、整洁卫生,实验室安全标志齐全、醒目直观,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与报警装置齐全可靠,安全事故抢救设施齐全、性能良好,并要依此制订相应的各项规范,并作为建设和检查的依据。
(3)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化。主要针对各实验室的每个实验制订操作程序和动作规范,实现规范化操作。
结束语
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并存有大量贵重设备、易燃、易爆、毒害性物质和成果资料,其安全工作至关重要。
实验室的安全事故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现在仍存有不少隐患,其原因既有硬件投入不足也有软件运行欠佳。
目前,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着重在营造研究所安全科研文化氛围,突出全所人员安全教育,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明确安全职责,夯实安全基础性工作,加强安全规范化建设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