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学术报告

车延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微量有机危害物的荧光法检测

2022-11-15

报告人:车延科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目:微量有机危害物的荧光法检测

间:9月3日(星期五)10:30(北京时间)

点:中科院新疆理化所4号楼8楼会议室(线上报告)

报告摘要:

高毒性高危险性化合物(如芥子气和神经毒剂等化学战剂、苯系物、各类爆炸物等)的监控是关系我国人民健康和国家环境安全的重要课题。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地检测这几类高毒性高危险污染物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学术创新点包括研发了基于三类共轭分子骨架的、涵盖了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的、光稳定和高发光效率的新型荧光传感材料;发现了新的荧光信号响应机制。比如针对无法直接应用电子转移或能量转移机理检测的目标分析物(如化学战剂和苯系物),引入能识别分析物并改变振动频率的特定功能基团产生灵敏的荧光信号,实现了对如沙林和苯系物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检测;引入硫-pi和硫键等相互作用产生灵敏的荧光响应信号,实现了10 ppb芥子气的高灵敏检测;此外,设计了二元共组装纳米纤维,能通过能量转移提高光稳定性和发光效率,并充分利用两种纤维的分子识别和激子迁移优点同时实现了对硝基类和过氧类的爆炸物高灵敏度检测和分类识别。

报告人简介:


车延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获中科院化学所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犹他大学从事3年博士后研究和3年的研究助理教授。2013年2月回国任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课题组组长。2013年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5年获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2019年获得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近五年专注于检测多类有机危害物的荧光响应信号放大新机制和新传感材料的研究,2014 年以来,发表通讯作者论文 38 篇,包括Anal. Chem.(11 篇)、Angew. Chem. Int. Ed.(5 篇)、J. Am. Chem. Soc.(1 篇)、Adv. Mater.(3 篇)等;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23项,其中 15 项已获授权;并成功将研发的荧光检测技术转化为商业化的检测设备(三类),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