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

【“一所一人一事”展播】姚金城:远离大海的我谱写着海洋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10-30

自1965年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卫星”配套研制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以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敏感材料与器件研发团队长期从事特种NTC热敏电阻材料及器件的开发工作,为我国航天、海洋等国家工程温度测量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007年,姚金城有幸加入研究团队,扎根边疆,在老一辈科学家悉心指导下,在科研一线从事热敏电阻器研制工作。在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熏陶下,经过5年的培养,迅速成长,逐步掌握了热敏电阻材料配方设计、敏感体成型、器件绝缘密封及可靠性评测等关键核心技术。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国产海洋观测装备的相关技术研究迎来了发展机遇,但高端观测装备传感器核心器件关键技术被国外所垄断。聚焦于国产海洋观测装备快速温度测量的迫切需求,以姚金城为技术负责人成立了快速温度测量技术创新工作室”,进行快响应热敏电阻器及温度传感器的研制工作,以持续满足国产海洋观测装备温度测量的应用需求。2019年,该创新工作室被自治区总工会命名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作为技术负责人,姚金城勇于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中多种规格快响应热敏电阻器的研制工作。面对比头发丝还细的铂合金丝微细导线,面对成型尺寸小于100μm的技术要求,由于缺乏高端技术装备,热敏电阻器敏感体微型化面临严重的技术挑战。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团队攻克了微细导线精细控制(μm量级),微型敏感体(100μm以下)成型、微型玻璃绝缘密封等关键工艺技术,研制出系列化快响应热敏电阻器产品,其中物理尺寸最小小于0.5mm,热时间常数(在水中)最小小于7ms,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产品在投弃式温度探头(XBT)、温盐深(CTD)剖面仪等国产海洋观测装备中得到应用,相关成果获得2020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向深海发展,针对全海深(11000m)快速温度测量需求,姚金城研究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任务。基于快响应热敏电阻器研究基础,研制出适用于全海深温度传感器,耐压120MPa,热时间常数(在水中)小于70ms,为深海快速温度测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姚金城研究员时刻不忘科学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面向国家高端装备高精度快速温度测量应用需求,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创一流”的团队精神以及“爱国、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聚焦高精度快响应测温材料制备及器件研制,努力加快突破高端装备温度传感器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