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时报】在科研路上不断探寻的“雪莲王子”——记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努尔波拉提·阿依达尔汗
他长期从事生物技术与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在26年科研生涯中,先后荣获2010年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保护雪莲“勇敢者”、自治区“访惠聚”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努尔波拉提·阿依达尔汗。
“这些荣誉是对我科研成果的认可和鼓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我一直告诉自己要手握成果不自满,身负荣誉不自大。”4月24日,谈起获奖感受,正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加汗巴格乡巴格齐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努尔波拉提·阿依达尔汗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谦虚地说。
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努尔波拉提一直致力于科研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今年48岁的努尔波拉提·阿依达尔汗不仅是和田墨玉县加汗巴格乡巴格齐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一名队员,同时也是和田墨玉县科技园区新疆药材种植基地技术负责人。
在2年的“访惠聚”驻村工作中,努尔波拉提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科技工作者,一直以来,把驻村扶贫工作牢记在心,用科技知识助力当地村民脱贫。
努尔波拉提在带领课题组4名成员发挥药材种植基地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环境,带领村干部研究调整巴格齐村的种植结构,推广当地有种植历史且高价值的和田玫瑰,发展庭院经济,在有限的土地上助力村民增收。
麦麦提敏·阿卜杜拉之前是巴格齐村一名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和努尔波拉提的帮助下,种了3亩玫瑰花,如今已经成功脱贫,日子越过越红火。
“除了免费为我们村民提供苗源外,努尔波拉提还免费为我们指导种植技术,有这样的大专家在,我放心。我要好好跟他学习种植技术,多一门手艺,生活就多了一份保障。”村民如孜买买提·买提肉孜兴奋地对记者说,“去年一亩地能增收4500元,我已经脱贫。”
和田种植玫瑰花历史已久,和田玫瑰不仅是最具和田地方特色的代表物之一,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种植难,产量少,近年来和田玫瑰种植数量逐渐减少,为了保护具有新疆特色的玫瑰药材品种,努尔波拉提和课题组的成员们在村里精心培育了100亩花苗,为加汗巴格乡6个村的村民免费提供花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将会给村民做好全程技术指导,培养出一批本地技术员,传帮带更多的人,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努尔波拉提说。
科研路上写华章。努尔波拉提工作以来先后参加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高新技术项目自治区自然基金等25项国家、省部级以及中科院和地方委托项目。
2003年,努尔波拉提和团队成员开始研究的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高科技项目“新疆雪莲规模化组培快繁”,完成了新疆雪莲组培苗和种子苗15万余株的课题任务并建立了雪莲种植基地,该项目研究内容填补了国内外多项空白,为实现新疆雪莲规模化人工种植奠定了基础,项目技术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新疆雪莲的药源问题,产生了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吃苦耐劳,有独立科研能力的努尔波拉提赢得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同事们的交口称赞。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没有把握,刚开始大家都会有畏惧心理,努尔波拉提主动提出自己做雪莲育苗,他把雪莲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细心观察、照看,经过他反复试验,2个月的时间,雪莲好种子率达到95%。努尔波拉提的同事陈艳瑞说,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更全面地分析雪莲野生长的环境,他常常骑马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去寻找野生雪莲,他始终坚守着科研初心,大家都称他“雪莲王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科研中。项目结束后,努尔波拉提没有放弃对雪莲的研究,依旧矢志不渝,精勤不倦地进行雪莲药材研究,他开始了野生雪莲扶育,每年5月至8月前往哈密、阿勒泰等5个地区的高山上去了解雪莲的生长情况,并联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向当地农牧民大力宣传保护雪莲的重要性。
“在研究及保护雪莲的过程中,无论多艰辛,我都会一直做下去,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保护新疆雪莲不面临濒危,不变的探寻,只为无限放大雪莲的药用价值为百姓造福。”努尔波拉提坚定地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继续勤奋学习,锐意进取,并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努力完成每一项科研工作,为祖国的科研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原载于《工人时报》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