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多位专家受邀到新疆理化所开展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4-07-10

7月5日,南开大学史林启教授、郭东升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浩研究员三位专家访问新疆理化所及新疆痕量化学物质感知重点实验室,并在新疆理化所“丝路”前沿交叉学术论坛进行学术报告。新疆理化所人事教育处林健博处长出席报告会。重点实验室窦新存研究员主持会议,重点实验室全体师生到场聆听学习。

史林启教授做了题为“自靶向纳米抗菌剂控制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的学术报告,他指出,细菌生物被膜使细菌逃逸免疫系统和抗生素的杀伤,其耐药性是浮游细菌的10-1000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究团队针对细菌生物被膜组成及微环境的特点,开发了自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揭示了细菌生物被膜的渗透机制,能够有效突破生物被膜屏障,实现了抗生素、生物被膜分散剂以及光敏剂的高效渗透投递。同时,团队还开发了多种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效果好的纳米药物,包括酶响应的抗牙周炎、牙菌斑纳米药物,自适应抗中心静脉导管细菌生物被膜感染和抗真菌生物被膜感染纳米药物等。

图1 史林启教授报告现场

王浩研究员做了题为“体内原位自组装多肽高分子材料”的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自组装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具有巨大潜能。其尺寸的可调控性、病理环境响应性等物理化学行为,使得自组装纳米载体可以通过改进主动靶向、被动靶向、血液长循环等方面来提高药物递送能力。然而,相对于大量基础研究的投入,目前的临床转化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中,除了药物研发固有的高风险特征外,其主要原因还包括自组装纳米材料在体的稳定性、递送效率以及代谢毒性等问题。研究团队从自然的自组装过程中得到启发,率先发展了体内自组装(in vivo self-assembly)的策略。王浩研究员具体介绍了这一策略是指通过将外源性的分子引入到特定的生理和病理环境下,在细胞、组织甚至活体生物内进行自组装,形成可控的高级有序结构。通过调控其在复杂生物环境下时空可控的组装,从而实现特定的功能。王浩研究员表示,团队发现体内自组装纳米药物具有组装诱导滞留(assembly/aggregation induced retention,AIR)效应,能够显著增强药物在靶点病灶部位的富集和滞留,增强递送效率,提高药物利用率,同时降低药物在肝肾部位的蓄积,降低了毒性副作用,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图2王浩研究员报告现场

郭东升教授做了题为“用于抗Aβ治疗的杂多重识别共组装材料”的学术报告,他对生物大分子高效识别的应用背景和难点进行了剖析,并重点介绍了共组装杂多重识别新策略,即将大环两亲分子进行共组装,得到纳米粒子,其表面分布有两种不同大环受体分子识别位点,适应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具有杂多重识别能力。根据识别需求,充分发挥超分子材料的优势,利用其模块化特性,共组装的大环两亲单元和比例精密可调,无需繁冗的合成。团队科研人员利用41种模型多肽证明了两种大环主体在识别过程中具有正协同效应。此外,得益于动态可逆特性,共组装体展现出自适应性,即可以根据生物大分子的位点自动调节大环位点,从而解决了杂多重识别中位点难以匹配的挑战。基于此,团队开发了共组装体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包括1)识别β-淀粉样(Aβ)蛋白,抑制并逆转其纤维化,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抗-Aβ治疗提供了新的材料。2)识别蜂毒肽,缓解其细胞毒性和溶血毒性,为蜂毒肽等大分子毒素的解毒提供了新的策略。

图3 林健博为三位专家颁发“丝路”前沿交叉学术论坛报告专家聘书

报告精彩纷呈,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为重点实验室全体师生启发了新思想。随着交流的深入,师生们积极提问,三位专家们在耐心解答的同时,还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启示,这些富有洞见的讨论有力拓宽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会后,林健博处长为三位专家颁发了“丝路”前沿交叉学术论坛报告专家聘书,双方期望在未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持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