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理化所常爱民研究员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物与化学研究室主任常爱民参加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热敏电阻就是卫星上的一个小小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不可缺少。”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常爱民团队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天宫”实验室、“长征”系列火箭等国家航天工程,其相关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不忘初心科技报国,扎根新疆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
科技报国,他们在清贫寂寞中追求创新。常爱民从1990年参加工作到今年,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新疆“深耕”整整30年,他们通过产品创新推动温度传感器行业的技术进步,针对航天海洋领域热敏电阻器的特殊应用需求,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常爱民看来,“我们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了实际生产中,这一刻我们是最幸福的”。这不仅是他对团队的要求,也时时用来鞭策着自己。2002年博士毕业时,常爱民的博士生导师李言荣教授(院士)的一席临别赠语使他到今记忆犹新,李老师说:“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这么多教授中,我最佩服的是张树人教授,他不仅教学科研做的好,最重要的是他的科研成果变成产品让老百姓用上了。”这番话更加坚定了常爱民聚焦产品研发与应用的研究理念。
针对暗物质粒子卫星(悟空号)探测器,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了BGO量能器内置热敏电阻器,成功应用于我国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为工程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此收到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院士)的感谢信。
同心协力人尽其用,团队建设聚焦产出
常爱民团队一直默默无闻,潜心钻研,最终在这一领域有了一席之地,这得益于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也得益于这是一支不拘一格引才聚才的队伍。世界前沿难题的重大突破需要一流的精干高效的攻关团队。在常爱民团队,他们大多没有光鲜耀目的背景,但个个“身怀绝技”,都是各项技术环节的顶尖人才,正是他们的“协同作战”,使得团队最终走向了成功。
“团队研制的海洋测温MF5W产品,实现了海洋环境监测设备XBT仪,CTD仪核心器件的国产化,开展了应用于6000米海水深度条件下的海洋测温用热敏电阻器的研制工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靠的就是这样一支精诚合作、刻苦勤劳、坚持不懈、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团队。”常爱民说。他领导的团队还成功研制出了深海冷泉区缆式温度链、深海热液区缆式温度链、深海热液口温度探针三种自主知识产权深海测温装置。并于2016年至2018年三次搭载“科学号”考察船在我国南海冷泉区、马里亚纳群岛、冲绳海槽热液区进行了深海温度探测。冷泉区缆式温度链、热液区缆式温度链装置的测温精度达到0.001℃,分辨率达0.0001℃。热液口温度探针12次下水,最深达4300米,最高测温170.03℃,测温精度达到0.01℃,为中科院WPOS先导专项的顺利实施做出了贡献。
常爱民团队一直探索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创新性重大科学问题,强调所有科学家都应将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上,不能简单地“尽快出文章”。正是因为瞄准了温度传感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才促使温度传感器研究平台建设逐步完善,出好成果、出大成果。2013年团队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二等奖,他本人获得了2019年度新疆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常爱民说:“这一项项奖项,是对我们的鞭策。”
团队完成了国家航天及海洋工程元器件配套任务,在2010—2019年期间,共完成了400余份特种热敏电阻器的生产供货合同,合同履约率达100%,为用户单位承担的航天海洋领域的重大任务提供了可靠的元器件保障,为加快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迈进的步伐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科技为民 奋斗有我
从1990年到2020年,3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如今的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常爱民团队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缺人缺设备的模样。他用严谨治学的科研风格影响和要求年轻一代;他注重营造团结协作、合力攻关的良好团队氛围,建立了一个攻坚克难的战斗团队;他甘当人梯,积极为年轻一辈的成长创造条件……他领导的研究团队不断成长壮大,青年人才辈出。
“每一分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中科院先导专项给了团队充足的经费支持”常爱民说。
走进新时代,他对科技发展的美好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他说:“走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信任和嘱托!我坚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定会创造更多的佳绩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对于未来发展,常爱民谈到,“这么多年扎根新疆做科研,觉得为社会的做的贡献还是有限。近些年,在国家和中科院的支持下,我们团队在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有了更多展望。目前,已在江苏扬州成立了中科立民(扬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广东佛山成立了中科传感(佛山)科技有限公司,希望在未来5至10年,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不仅在航空和海洋事业上继续为国家贡献力量,也能在汽车、医疗、家电及物联网等领域的传感器应用方面为国民经济添一份力,服务于社会各行业。”
未来,他们将进一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挑战攻关重大科学问题,力争以基础科研的重大突破引领带动战略产业升级和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